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使命。随着医药和化学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化工显然已成为全球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热点。生物医药和新材料被列入上海“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要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重要策源地,需要在生命健康之源——生物医药和工业强基之源——新材料上有新作为。当前,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出现哪些新热点?新化学工艺如何提升医用材料高端化?医药化工产业出现哪些新趋势?上海面临哪些新机遇?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战略性问题。
10月15日下午,2021浦江创新论坛•新兴技术论坛以“生物医药与化工材料跨界融合:新机遇、新技术、新模式”为主题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由上海科学院和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主办,由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和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产学研各界专家和嘉宾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会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全,上海普陀区党委副书记、代区长肖文高,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训峰先后致辞。
张全主任在致辞中提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我很高兴的看到,今天的论坛是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很好平台。论坛聚焦生物医药与化工材料的跨界融合,探讨未来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新技术、新模式。相信通过这种交流和合作将有利于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而精准的对接,更好地提升上海生物医药和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策源能力。
肖文高区长在致辞中提到:本次论坛以“生物医药与化工材料跨界融合”为主题,正顺应了国家战略需求。各位与会嘉宾共同探讨生物医药与化工材料两业深度融合发展,寻找新机遇、突破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四五”期间,普陀区将积极打造“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新的发展极”,更好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为重点,聚焦检验测试认证、科技成果转化、设计和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打造一批服务型研发总部。用普陀“人靠谱、事办妥”的金牌服务,打造“让企业办事更省心、经营更放心、发展更顺心、扎根更安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和企业家朋友们来普陀多走走、多看看,多交流、多合作,携手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先进材料发展高地。
刘训峰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华谊集团作为上海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化工新材料产业集团,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上海市战略需求,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端发展、跨市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新生物”四大战略性领域,其中新材料、新生物两大业务领域与本次论坛主题高度契合。华谊集团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发展,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思想盛宴,为集团新材料、新生物业务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协同发展带来更多启迪,与产学研各界深入合作,形成创新合力,共同推进生物医药和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聚焦本次论坛四大亮点:
- 亮点1
- 生物医药和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专家集聚:科技界与产业界专家智慧碰撞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陈芬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等业界大咖分享生物医药与化工材料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态势,为提升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策源提供咨询建议。
- 亮点2
- 科研院所、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深度对话
- 来自科研院所、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生物材料领域有哪些新趋势和新热点、新材料领域有哪些“卡脖子”技术需要医药和化工领域联合攻关、新材料企业与生物医药企业如何更有效合作、上海如何在医药化工的质量标准上抢占先机等问题,进行思想交锋和观点碰撞,激发出别样的火花。
- 亮点3
- 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促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
- 生物医药与化工材料两业深度融合发展,不仅需要产学研合作,也需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寻找应用场景。在本次论坛上,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上海材料研究所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交叉学科研究、关键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应用场景拓展、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让医药化工为“人民城市”赋能,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 亮点4
- 生物医药与化工材料优秀成果集中亮相,感受新兴技术魅力
- 在会议现场集中展示了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团队的优秀成果,引来与会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聚烯烃催化材料、高性能超高材料、聚环烯烃复合材料等的组学研究和转化应用集中亮相,让与会嘉宾近距离感受医药化工两业融合的技术魅力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