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31日,“浦江创新论坛——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国内外顶尖科技创新智库的杰出科学家及政策制定专家,共同探讨和交流“新时代的科学学”这一核心议题。会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还联合参会嘉宾共同发布了《上海科学学倡议》,旨在推动科学学的与时俱进、咨政益世和合作共享。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人民网上海频道、中新网上海、青年报·青春上海、中国科学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文汇报、澎湃新闻、新闻晨报、第一财经、上海电视台、上海电台、上海日报-SHINE、上海科技报、浦东时报、浦东新闻、浦东发布、长三角头条、华东科技-科创长三角、香港商報、广州日报等二十余家媒体报道了本次会议。
本文我们转载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第一财经、青年报·青春上海、上海科技报的报道,供参考。
01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科学学上海倡议》发布,国内外学者呼吁推进科学学合作共享
2024-05-31 黄晓慧
5月30日,浦江创新论坛——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开幕,来自国内外科技创新智库的科学家及政策制定专家共同探讨交流“新时代的科学学”议题。会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参会嘉宾发布了《科学学上海倡议》,旨在推动科学学的与时俱进、咨政益世和合作共享。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在主旨演讲中阐述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紧密联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教授杰里米·霍尔等1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战略预见塑造区域创新发展、大学在科技政策中的角色、世界科创中心建设、元科学视角下的全球研发政策趋势、量子科学的社会功能等议题进行了演讲。
研讨会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指导,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办,通过讨论新时代科学学的前沿议题,从全球视角集聚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制定和实践的最新研究动态。
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迄今已举办9届,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专题研讨会之一,旨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智库交流对话平台,聚焦中国创新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建言献策,推动科技创新智库不断提升研究思想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传播力。
责任编辑:黄晓慧
02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钱学森倡导的这个学科迎来“复兴”,《科学学上海倡议》发布
2024-05-31 俞陶然
昨天,“浦江创新论坛——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开幕,国内外知名科技创新智库的科学家和政策制定专家相聚一堂,探讨“新时代的科学学”这个议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参会嘉宾,在会上发布了《科学学上海倡议》,旨在推动科学学的与时俱进、咨政益世和合作共享,呼吁政府、科技界、产业界、智库界等相关各方携手构建全球科学学共同体,共同推动这一学科快速创新发展。
科学学是关于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致力于研究科学和科学活动的发展规律,进而促进科技政策的制订、科研管理的改进,以及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后,在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支持和倡导下,科学学一度成为一门“显学”,用于指导科研实践活动。
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始重新重视科学学。一批专门资助科学学的项目相继设立,众多科学学论坛和会议陆续出现,多个专门研究科学学的新机构宣布成立。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参会嘉宾共同发布《科学学上海倡议》
这个研究科学的学科为何迎来复兴?《科学学上海倡议》指出:首先归因于科学技术的变革和新研究方法的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材料与生物技术的深入融合,推动了新一轮科技变革加速发展,并且催生了新的科学范式、科研组织模式。科研活动日益数据化,加之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正推动新的科学学方法论出现。
新时期科学学的复兴,还源于科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更加复杂。科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越来越复杂的关联,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迫切需要科学学来回答。
上海是中国科学学的重要始发地。1980年,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科学学研究所,也一直是中国科学学的研究重镇。今天,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办的科学学会议,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科学学的契机。
“有很多问题值得科学学研究,比如‘负责任的创新’问题。”哥本哈根商学院组织系教授艾伦·欧文在演讲中说,科技创新的目标应与更大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推动科技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然而目前,研究机构发布的各种科创排名并没有纳入社会发展目标,这不利于推动“负责任的创新”。
与会嘉宾共同为“新时代的科学学”点赞
对于丹麦学者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表示认同,他认为科学学研究要关注科技创新的四个价值——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如果科研人员在选择课题前思考这四个价值,那么后续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可能会降低很多。”
穆荣平说,今年是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10周年,科学学在科创中心建设道路上大有可为。科学学专家在研究创新政策时,要关注创新系统能力建设,思考如何将这种区域能力建设推向科技创新链的前端,并使其更系统化。这方面,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设施布局和运营值得研究。张江大科学设施集群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应产生越来越大的系统效应,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研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栏目主编:黄海华
03
澎湃新闻
咨政益世,提升科技创新效能!《科学学上海倡议》发布
2024-05-30 吴跃伟、实习生:程海琴
5月30日上午,“浦江创新论坛——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市徐汇区开幕。研讨会为期两天。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摄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怎么发展的?应该发展什么样的科学?
对上述问题的探索与回答,致力于研究科学和科学活动的发展规律,进而促进科技政策的制订、科研管理的改进,以及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学科被称为“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
上海是中国科学学的重要始发地。1980年,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科学学研究所,也一直是中国科学学的研究重镇。
2024年5月30日上午,《科学学上海倡议》发布。
30日上午,国务院参事贺德方与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发表致辞,为“浦江创新论坛——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拉开序幕。
本次研讨会在上海市徐汇区召开,为期两天;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指导,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办。
《科学学上海倡议》5月30日上午发布。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摄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参会嘉宾共同发布了《科学学上海倡议》,旨在推动科学学的与时俱进、咨政益世和合作共享。
该倡议称,“科学知识是人类共享的知识,科学事业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因此,发展科学学以促进各国广泛参与和深入交流至关重要。我们呼吁更充分的开放共享,呼吁更深入的国际合作。”
该倡议称,发展咨政益世的科学学。支撑决策者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时遵循科学规律,更加有效地提升科技创新效能。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研究员在主旨演讲中阐述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紧密联系。
大会还预告了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课题组即将发布的专著——《大国大城创新之路》,以及哥本哈根商学院组织系教授艾伦·欧文(Alan Irwin)编著的新书——《科学技术学百科全书》。两本新著作将为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专题研讨会之一,旨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智库交流对话平台,聚焦中国创新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思想建议,并推动科技创新智库不断提升研究思想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传播力。
附:科学学上海倡议(略)
责任编辑:沈关哲、图片编辑:蒋立冬
04
第一财经
科技政策如何制定?科学学如何发展?这个研讨会提出建议
2024-06-01 一财区域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5月31日下午,“浦江创新论坛——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闭幕。多位专家针对科技政策的制定和科学学发展提出建议。
金叶子 摄
哥本哈根商学院组织系教授艾伦·欧文(Alan Irwin)说,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政策面临五大挑战:一是如何保持创新政策与更大的社会公共治理目标相一致;二是如何保障负责任的、符合伦理的、开放的创新研究;三是如何在不扼杀原创性的同时指导科技创新活动;四是如何确保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实践发展;五是如何提升公共资金投入的有效性。
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更大背景下,科技创新需要与社会责任相融合,重点讨论科学技术研究能够为“社会中的创新”做出何种贡献。
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说,未来产业研究应当是一种方向性的研究,不应该是特别具体的研究,太具体的研究会抑制很多有前景的发展。对未来的选择,一方面是通过我们过去积累的知识,将各种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与我们面临的问题进行匹配;另一方面,应当给我们目前尚未认知到的可能性留出发展空间。
他说,当下我们正处在科学学研究问题不断涌现的历史特殊时期,研究范式、技术开发范式、产业发展范式、社会服务范式、环境发展范式、文化发展范式都在经历深刻转变。这种转变的方向需要更多的人从不同学科、不同视野进行深入研究,把它变成编码以后的知识体系,来指导整个社会去适应这种发展范式的转变。这种范式转变研究需要打破围墙,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合作。
经合组织 (OECD) 科学、技术和创新司高级政策分析师迈克尔 • 基南(Michael Keenan)表示,全球危机带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已成为强化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主要理由。在能源、健康等多个领域的可持续转型与发展中,科技创新政策正不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南看来,随着系统性、跨学科、复杂且不确定性情境的增多,需要不断丰富支持决策的知识和证据,科学的战略情报诊断和相应的政策行动被赋予更多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伴随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新一代颠覆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使得数据分析和内容创建有了新的方法,有可能改变科技创新政策指南数据的基础运作方式。
研讨会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参会嘉宾共同发布了《科学学上海倡议》。该倡议表示,新时期科学学的重新崛起,还源于科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更加复杂。科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越来越复杂的关联,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迫切需要科学学来回答。
责编:杨志
05
青年报·青春上海
科技创新需与社会责任融合,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上发布这一上海倡议
2024-05-31 刘晶晶
《科学学上海倡议》发布
科技创新需要与社会责任相融合。昨天和今天,“浦江创新论坛——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各国的专家们提出这一看法。会上发布《科学学上海倡议》,这一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所倡导的学科研究,也将成为进一步推动科研实践活动的“指南”。
如何开展“负责任的创新”?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政策面临五大挑战:一是如何保持创新政策与更大的社会公共治理目标相一致;二是如何保障负责任的、符合伦理的、开放的创新研究;三是如何在不扼杀原创性的同时指导科技创新活动;四是如何确保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实践发展;五是如何提升公共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哥本哈根商学院组织系教授艾伦·欧文在会上表示。
艾伦·欧文
在他看来,在社会发展的更大背景下,科技创新需要与社会责任相融合,重点讨论科学技术研究能够为“社会中的创新”做出何种贡献。艾伦·欧文认为,科技创新的目标应与更大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推动科技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然而目前,研究机构发布的各种科创排名并没有纳入社会发展目标,这不利于推动“负责任的创新”。
对此,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也表示赞同。“我们可以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把创新定义为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乃至文化价值的创造过程,如果科研人员在选择课题前思考这四个价值,那么后续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可能会降低很多。”他表示,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未来产业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和研发人员大国能够做的。
穆荣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发展战略处处长孟庆峰也表示,基础研究若无法有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就很难吸引足够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基础研究之中。但同时也要尊重基础研究的长期性和成果的不可预见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和保持定力是支持基础研究基本的原则,而基础研究最根本的还是人才培养。”他表示,对于打通“大生态”和“小生态”,需要探索一系列支持制度,构建“多样化的制度体系”,每个人都要置身其中,不能袖手旁观,才能把事情做好。
新质生产力视野下如何看待科创中心建设?
今年是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10周年。穆荣平认为,科学学专家在研究创新政策时,要关注创新系统能力建设,思考如何将这种区域能力建设推向科技创新链的前端,并使其更系统化。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设施布局和运营就是个很好的范例。“张江大科学设施集群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应产生越来越大的系统效应,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研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新质生产力视野下,如何看待世界科创中心建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本质是要进一步强化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而创新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财富的创造者,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标志,更是其成长的发动机。他表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过程中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和价值共创,社会创造活力的践行范式逐渐凸显。
陈劲
“对于科学家来说,最好的时间必须花在科学研究上,而不是来回坐飞机和巡讲。”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则直言不讳,提出了对科学家的要求。在他看来,目标明确的基础研究和目标不明确的基础研究都要去研究,这个过程需要科学学研究者来提出建议。颠覆性创新是事先无法预知的,只有逐步实践才知道。他也希望专门做科学学研究的学者多和科学家们交流,特别是当他们碰到困难的时候。
圆桌论坛
会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也联合参会嘉宾共同发布《科学学上海倡议》。据介绍,科学学是关于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致力于研究科学和科学活动的发展规律,进而促进科技政策的制订、科研管理的改进,以及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后,在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支持和倡导下,科学学一度用于指导科研实践活动。上海是中国科学学的重要始发地。1980年,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科学学研究所。
编辑:张红叶
06
上海科技报
新时代的科学学要有那些“气质”?来看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2024-06-05 殷倩
科学学从诞生之时起,就是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研究,是科学家与决策者共同推动的研究。科学学是科学的“自我反思”,科学学的践行者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和科技活动,为科学的整体进步提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因此有人说科学学的本质是一门关于科学、属于科学和服务于科学的学问。
5月30日,“浦江创新论坛——2024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的科学学”为主题,邀请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战略预见塑造区域创新发展、大学在科技政策中的角色、世界科创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精彩分享。
会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参会嘉宾共同发布了《科学学上海倡议》,伦敦大学学院James Wilsdon教授代表全体签署人宣读了倡议,旨在推动科学学的与时俱进、咨政益世和合作共享。
“与时俱进”:科学学中的科技创新+
随着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正在经历巨大变化。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正风表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不仅改变了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推动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经验试错到理论指导,再到今天的大数据驱动。
人工智能的崛起,尤其是生成式AI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研究范式的革新。李正风还提到,智能化技术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变得更加高效和经济。在这一新的科学观基础上,“科学世界的数字化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科学学理想的可能,即利用计算方法和量化工具对数字化的科学世界进行更精密的分析。”
伴随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经合组织 (OECD) 科学、技术和创新司高级政策分析师迈克尔 • 基南也表示,新一代颠覆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使得数据分析和内容创建有了新的方法,“有可能改变科技创新政策指南数据的基础运作方式。”
面向未来产业研究,不仅要通过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与面临的问题进行匹配,还应当给尚未认知到的可能性留出发展空间。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认为,“它应当是一种方向性的研究,不应该是特别具体的研究,太具体的研究会抑制很多有前景的发展可能。”
“合作共赢”:研究范式要“打破围墙”
“当下我们正处在科学学研究问题不断涌现的历史特殊时期,我们研究的范式、技术开发的范式、产业发展的范式、社会服务的范式、环境发展的范式、文化发展的范式都在经历深刻转变。”穆荣平认为,这种转变的方向需要更多的人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视野进行深入研究,把它变成编码以后的知识体系,来指导整个社会去适应这种发展范式的转变。“这种范式转变需要我们打破围墙,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合作。”
如今的中国科技发展一直是多领域齐头并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的结局,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呈现出非线性、多重耦合性的复杂系统特征,这些也都对科学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此,李正风强调,要避免陷入普遍主义的科学模式,或将某一地方性的科学发展框架视为全球必须共同遵守的标准。科学学应该鼓励多样化的探索和实验,这一过程中合作、共享、开放和包容至关重要。
面对国际合作中的给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认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实现产业现代化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是通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来推动我国产业现代化。
“勇往直前”:科学学的明天会更好!
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专题研讨会之一,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旨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智库交流对话平台,聚焦中国创新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思想建议,并推动科技创新智库不断提升研究思想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传播力。
新时期科学学的重新崛起,归因于科学技术的变革和新研究方法的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材料与生物技术的深入融合,推动了新一轮科技变革加速发展,并且催生了新的科学范式、科研组织模式。
据韩国国民大学中国学部教授殷钟鹤介绍,中国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强驱动产学研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研发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超越欧盟水平,并逐步接近经合组织平均水平。“未来中国的产学研合作可能会进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阶段。”
对于科学学的未来发展,李正风认为,要做负责任的科学学。“负责任的科学研究与创新需要负责任的科学学,科学学的发展需要价值反思和价值对齐。”在他看来,科学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不仅是要加速科学的发展,促进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联,还要引导和保障我们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指导,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倾力主办。本次会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深入讨论新时代科学学的诸多前沿议题,会议从全球视角集聚了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制定和实践的最新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