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浦江创新论坛 | 辽宁受邀成为主宾省
发布时间:2025-09-12

“辽沈新声”乘潮起,科创帆影映浦江。2025浦江创新论坛(第十八届)以“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为年度主题,将在上海举办。辽宁正全力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此次受邀成为本届论坛的主宾省,辽宁将与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开展深度交流与务实合作,携手书写一段南北联动、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辽宁振兴发展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充满期待。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新的重大使命。辽宁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奋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动振兴发展取得突破性、转折性、历史性进展。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辽宁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聚焦助全力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科技强省的目标,整合全省力量,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级,支撑辽宁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持续整合优化科教资源

辽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提高5位,提升幅度居全国第2位。沈阳、大连位列全球科技城市集群百强排行榜第61位、第65位,R&D经费投入增速6年来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入强度创十年新高。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两城一园”全面运行,以全新体制组建辽宁实验室和辽河、滨海、黄海实验室,现有高等院校114所、中国科学院驻辽科研单位6家、研究机构1613个。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

以航空装备、舰船等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工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首艘国产航母、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30.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国产化盾构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凸显

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3万家,持续涌现出4家独角兽企业,近三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超24.1%。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启动实施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专项行动,各项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全面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在青年科技项目中推行人才项目遴选制、举荐制、备案制,累计引进科技人才团队500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1名,全省两院院士达到58名。

辽宁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希望,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聚焦国家所需、辽宁所能,全力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作为2025浦江创新论坛的主宾省,辽宁将深度参与论坛的各项活动。同时,为将浦江创新论坛资源引入辽宁,将于9月25日至9月28日在辽宁举办2025浦江创新论坛辽宁分论坛暨东北亚技术合作交流大会,将采取“1+7+N”形式举办,包括1场主场开幕式,7场主题分论坛专场活动,N场由省内各地市举办的成果对接活动。力争通过高质量参与举办本届论坛活动,全力推动辽宁与上海、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战略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强化人才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强合作,携手谱写高水平合作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关于辽宁

辽宁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名,地处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陆地面积14.87万平方公里。全省下设14个地级市和沈抚示范区,10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4182万人。

辽宁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在国民经济行业的41个工业大类中拥有40个,先后创造了1000余个共和国工业史上的第一。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输变电设备、冶金矿山、石化通用装备、通用航空、汽车、造船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石油化工、钢铁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和较高市场占有率。在新材料、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等领域,有着深厚的产业底蕴和科技优势。以航空装备、舰船等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工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首艘国产航母、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30.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国产化盾构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辽宁是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产业三大重点地区之一,研发的大批关键材料为航天、航空、船舶、核电等国家重大工程、重大装备贡献了“辽宁之材”。

辽宁基础设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陆地县全部通高速,铁路网密度居于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末,全省境内铁路营业里程(不含地方铁路)6825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1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409公里。全省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盘锦港、葫芦岛港6个港口,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7.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48万标准箱。辽宁拥有东北最为通畅完善的空港网络,共有沈阳、大连、鞍山、丹东、营口、锦州、朝阳、长海等8个民航机场。

辽宁科教资源富集,大学大院大所众多,共有理、工、农、医、药、体、音、美、师范、财经和综合性高等院校114所,每年有毕业生30多万人。拥有中科院驻辽科研单位6家,两院院士58名,研究机构161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建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代表国内相关领域最高科研水平的重大创新平台,以全新体制组建的辽宁实验室和辽河、滨海、黄海实验室已挂牌运行,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工业自动化等25个学科和专业研究在国内乃至全球举足轻重。

辽宁自然风光秀美,海洋、河流、湿地、山川、森林、草原、冰雪等各种生态场景一应俱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有432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主要包括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境内山脉分别列东西两侧,东部山脉是长白山支脉哈达岭和龙岗山的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山地组成,主要有清原摩离红山、本溪摩天岭、宽甸四方顶子山、凤城凤凰山、鞍山千朵莲花山和旅顺老铁山等。西部山脉是由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构成,主要有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和医巫闾山等。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已发现矿产128种,其中战略性矿产25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25种,菱镁矿为世界优势矿种,铁矿、硼矿、滑石矿为国内优势矿种。

辽宁文化独具特色,拥有九门口长城、五女山山城、沈阳故宫和昭陵、福陵、永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和大连蛇岛老铁山、丹东鸭绿江口2处世界自然遗产,是清文化发源地。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拥有国有文艺院团35个,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歌剧院拥有一批国际水准的专业演员和享誉较高的优秀剧目。

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612.7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连续8个季度赶超全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78.3亿元,增长4%。出口总额3776.7亿元,增长6.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44元,增长4.9%。

快讯订阅
请填写系列信息以获得浦江创新论坛最新鲜的内容推送
姓名
单位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