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知识分享、思想碰撞以及行业交流,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活动期间,特邀国内外科技、产业、经济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知名专家,就不同专业的创新热点、趋势、挑战及未来展望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本期邀请的嘉宾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
目前,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仍位居全球高位。主要原因是以乙肝病毒为主要代表的病毒感染导致慢性迁延不愈的炎症密切相关,另外,代谢性和酒精性的肝病以及多种原因导致的肝损害,在病因长期作用下,炎症可以发生恶性转化,也可以经过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成肝癌。
肝胆肿瘤很难缠,过去用一种药治疗很多肿瘤的办法已完全不能奏效。这几年,王红阳带领着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创新团队,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国外一款治疗骨髓瘤的药物“硼替佐米”对胆管癌有效。在分子机制研究基础上,开发了实验动物模型,经过规模化筛选发现“硼替佐米”对我国胆管癌病人有不错的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国际同行评价:这项工作在胆管癌坚硬的盔甲上打开了裂隙,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王红阳表示,现在这项发明专利已经开始应用转化,希望老药新用,造福患者,同时也进一步研发新药。在医院里,每天面对肿瘤病人,感受到压力和很强的使命感。我们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始终按照吴孟超老院长的期望,齐心协力,联合攻关,要尽早尽快解决病人的痛楚,把肝病大国的帽子扔掉。
由王红阳领衔的全国18个医学中心参与的肝癌前瞻性早筛早诊计划已经开展近五年了,通过研发早筛早诊新技术,努力尽早发现肝癌病人。如果在肝癌晚期手术,五年生存率低于5%;可如果在极早期得到诊断治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能提高到60%-70%。
今年的浦江创新论坛上,王红阳参加了女科学家座谈会。她介绍,我国女性科研人员的占比达40%以上;而在生物医药领域,这个比例更高。“我希望女性的力量能够被看到,女性的困难能够被解决,也希望女性的努力能够被重视。” 希望国家能够不断为女科学家的成长创造更好环境、给予更好政策,也推动女科学家创新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