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与广泛应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快推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为中国推进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和新路径。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为中国推进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和新路径。
获得2023浦江创新论坛寻找青年的声音活动“青年先锋”称号,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的邓明亮表示:
数字化转型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是工业战线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蓄谋已久”的专业选择
走出武陵山脉,来到东湖珞珈。邓明亮是一个在茅草屋中、煤油灯下成长起来的“寒门子弟”。但他始终不改其志,自强不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武汉大学,并被保送继续攻读研究生。
在校期间,他不仅获得多项荣誉,还积极投身科研创新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深入地方调研完成多项地方发展规划编制和其他科研工作,参与编写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
“我选择工业数字化转型这个领域,可以说是蓄谋已久。”
邓明亮从本科开始接触区域经济学科,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思考和研究,同时结合大量实地调研和分析,逐渐对工业数字化转型这一具体领域产生了兴趣。在博士研究生阶段,他又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和具体实践的深入思考和不断分析,最后确定了工业数字化转型这个研究方向。也是他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用他的话来说,“不是偶然的接触,而是理论和实践之后聚焦的研究方向”。
如今,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习者、研究者,邓明亮的工作是通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现象,在学习借鉴经典经济学理论成果和合理运用现代分析工具方法基础上,总结、归纳、提炼、揭示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特征事实,挖掘凝练其蕴藏的一般经济规律,构建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分析框架,探索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方向和路径举措。
“工业数字化转型只是过程”
邓明亮表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发展方式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整体转型。它是一个系统、复杂、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涉及生产要素、生产技术、生产模式、经营策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多个方面。
“工业数字化转型只是过程,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他认为,确保工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为何转、转什么、怎么转”。工业数字化转型不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盲目跟风,而是促进工业产业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不是单纯的数字技术应用和设备更新,而是多维度多领域的系统转型,实现“机器换人”的同时更要“数字换脑”。
同时,还须处理好产业数字化转型普适性方向与细分行业具体企业特殊性情况的关系、处理好短期探索与长期生产力的关系。
工业数字化转型就是要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低能耗、高收益,从“投入驱动型增长”向“创新型增长”转变,最终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促进工业产业能源优化转型
2022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把节能提效作为满足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优先来源,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重点产品能效水平,推进用能低碳化、智慧化、系统化。”使工业产业能源消费呈现出清洁低碳、数字智能、安全高效的趋势。
邓明亮介绍,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工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电厂、电网、油气田、油气管网、油气储备库、煤矿、终端用能等领域,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智能设备升级,实现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互联互通,智能识别节能空间、优化工业生产工艺、提升工业能源效率。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因地制宜推进工业行业级、城市级、园区级、企业级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共性技术平台化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各级各类平台融合发展,提升能源资源精准高效配置水平。
Q:此次参加“寻找青年的声音”活动有什么感受?
邓明亮:作为经济学领域的入选者,我非常荣幸能够被评选为“2023寻找青年的声音”活动的“青年先锋”。通过参加本次活动,不仅让我了解了国内外各领域的先进科技水平,还有幸一睹数学物理、天文地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交通建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化学材料、前沿交叉等学科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的风采,感受到许多青年科学家对我国科技创新做出的贡献。
我深刻体会到,此次活动为中国乃至全球科研机构、科技组织、科技智库的青年学者、青年科学家、青年创业者搭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思维碰撞平台。
在未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强自己在数字经济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研究,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众多为我国科技创新做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中的一员。
该系列为浦江创新论坛中心与“上海科技”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