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浦江创新论坛-区域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1

921日上午,以构建高地引领、协同联动、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为主题的浦江创新论坛-区域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新时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与实践路径,旨在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与差异化发展,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1

科技部二司吕静司长在致辞中指出,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一是地方科技投入和科研力量快速提升,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坚实支撑;二是地方科技改革发展实践为国家层面改革突破提供宝贵经验;三是各地因地制宜锻造科技长板,汇成国家科技创新的强大综合实力;四是重点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支点。当前,科技部正研究编制十五五区域创新总体规划,完善今后五年科技力量的区域空间布局。希望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构建高地引领、协同联动、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贡献宝贵思想,为规划编制和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刘冬梅书记发布并解读了《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5》。报告显示,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得分为80.20分,比上年提高1.77分,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和天津6省市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高地辐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刘冬梅书记表示,我国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有力支撑了新质生产力形成和科技强国建设。

 德国勃兰登堡州前经济、劳工和能源部长、柏林工业大学前校长约尔克·施泰因巴赫先生结合德国本地实践,分享了区域创新与转型发展的经验。他指出,德国当前面临经济增长乏力、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等挑战,需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变革。他直言我们现在正在逐渐觉醒,发现正在落后于你们了,他坦言,我们需要学习中国的方法,可能不是直接复制,但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点。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国际3E研究院院长周玮生先生围绕东京都市圈的创新体系构建及其对上海的借鉴意义作了分享。他表示对上海而言,东京经验提供了六大启示:强化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深化产学研融合、优化空间组织、完善人才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发展科技金融。周玮生教授特别指出,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问题,更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全面革新,需培育开放包容的文化、构建多元金融法律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陈强教授呼吁构建多样性创新生态:创新生态未必需要千篇一律的热带雨林模式,而应尊重科技创新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阶段性特征,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生态。

陈强教授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的五个关键步骤:一是提升要素浓度,汇聚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算力等高等级创新要素;二是提升生态位势,依托大科学设施等条件和能力基础,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三是加强前瞻布局,引导创新要素向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特定领域汇聚。并强化战略敏捷,建立战略止损机制;四是构建触发机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补短板,强弱项、实施重大的体制机制突破;五是激发链式反应,实现从01、从110、再从10100、甚至1000的跨越式发展。

 爱思唯尔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琳女士基于爱思唯尔的深度数据分析,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与知识创新的联动关系为例,指出区域发展日益重视知识创新的驱动作用,知识创新更加重视适配区域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推动知识创新和区域发展,需要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基于数据的洞察以支持战略决策,加速可信知识的聚合与发现,通过全球传播提升影响,促进合作。

 来自本届论坛主宾省的代表,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张海波先生为我们介绍了辽宁的区域科技发展成就,表示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牢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使命责任,坚持把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别无他途的战略选择和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全力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科技强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注入强劲动力。这座曾经诞生过新中国无数第一的工业重镇,正在新时代焕发全新活力。

 本次论坛为中外区域创新实践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动区域创新需注重因地制宜、协同联动与开放合作,共同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网络。

论坛由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科技部二司和同济大学联合承办,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教授主持开幕环节,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霍佳震教授主持主旨报告环节。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来源:同济大学 

 


快讯订阅
请填写系列信息以获得浦江创新论坛最新鲜的内容推送
姓名
单位
邮箱